流金歲月 歷任校長        
       
歷任校長 曾綺年校長 (2000-2015)  


 

記愛誠貞毅二三事

共建願景

2000年接任校長,正值培道被列為全港44間有明顯增值學校之一,印證了蘇恩立校長以「有教無類」「母語教育」理念率領學校發展的果效。「增值」以數據為本,是實至名歸的。這一年,培道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就在此基礎上,我開展了帶領學校的旅程。上任半年,分別聚集教師、家長、校友、學生,問一個相同的問題:「我們希望培道是一所怎樣的學校?」最後我們訂定了一個願景 ─「鼓勵 承擔 共成長」(Encouraging Growth For All),藉彼此鼓勵和共同承擔,締造一個人人共成長的學習群體。

「百年老校」是令人敬仰的稱號,百年累積而成的學校精神和文化影響著每一位就讀的人,然而,百年老校必須成長進取才能彰顯其存在的價值。「成長」是十五年來我帶領培道的理念。

校政是眾人的事

2000年正值香港一連串教育改革的開端。先有課程改革,新高中學制的出現;隨後有校本管理、教學語言微調、校外評核等等新措施。這些變革是要迎接新世代的變遷,但如何在引以為傲的優良傳統基礎上開拓創新?如何不為趕潮流而仍以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為重?

感恩的是無論想法和做事方式有多大差異,培道愛護學生的精神千古不變。為了提升教育質素,我們逐漸建立了P-I-E文化 (教育局推行的Planning – Implementation – Evaluation循環,即策劃→推行→檢討)。每年年終深入檢討每一個項目,甚至舉辦「校政論壇」邀請學生本著愛校之心,誠摯有禮地提出意見,家長每年亦有兩次機會在家長信回條上表達心聲。這個自省文化幫助我們面對多項變革,其中最重要的共識是一切以學生利益為重。

大家參與校政是一件美事,然而過程未必是愉快的。面對不足誠然會令人難堪,大家輾轉商討也會花很多時間,甚至帶來的結果也未必是最理想;然而學校的事不再是「校方」的事,乃是眾人的事。

記得2010年開始,香港中學生的人數逐漸減少,幅度令人憂慮。有些學校出現收生困難,教育局遂推出「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邀請學校自願減班。當時培道各人持不同意見:校友一直以培道教育為傲,希望有更多人在此就學;亦有人認為在其他學校減班的趨勢下而我們堅持不減,只會影響收生質素。當時校監是極力主張不減班的,甚至以書信陳明心意。某個晚上,校董會會議就此事討論,各陳利弊,最終須以投票解決,結果決定參加減班計劃。大家對未能遵照校監意思而行,頗感歉意。然而校監以堅定和溫和的語氣說:「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羅馬書12:17) 他的器量和風範至今難以忘懷。

從母語教學到雙語教學

蘇恩立校長是「母語教學」的倡導者,培道以此為教學方向。我是一位英文老師,熱愛英國語言和文化。有人問為什麼一位「英文人」會做中文中學的校長。其實這是美妙的配搭!(後來我發覺在我之後有不少中中也聘英文教師為校長。)

蘇校長認為母語教學要成功必須要讓學生學好英語。我繼承這個志向,在校內開展英語天地。我是一個相信文化和氛圍的浪漫人,我認為薰陶和感染(尤其是對女孩子)是最有教育功效的。校史告訴我當年美藉宣教士有感學生以母語學習,少接觸英語,所以圖書館內英文書的館藏比中文書多很多。是的,不常有的更需要刻意營造。當時我們的外籍老師設計了一個口號: “Chinese is our mother tongue, English is our other tongue.” ,開發了很多英語活動,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英語音樂劇。後來教育局也以「母語教學、學好英語」為方向,大力鼓勵中中在各科課堂上加入英語元素。於是,歷史科有班際英語歷史話劇比賽、科學科以英語進行實驗、家政科用英文菜譜進行烹飪……,一時間成為典範,經常被邀分享。一位家長打趣說:培道是一所「英文的中中」。

好景不常,鑑於香港家長對英中的熱列追求,政府遂提出「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方案」,容許收生質素及學校達要求的學校自行選擇開辦以英語教學的「英文班」。當時培道有條件將絕大部份的班別變作英文班,我們要做的決定是:維持母語教學還是開辦英文班?還是只有一些科目轉用英語教學?再一次眾說紛紜,各有想法。

為了集思廣益,我們讓同事分組深討,各組有不同年資的同事,自行討論並為學校訂一個最好的方案。2009年6月19日下午,我們齊集演講廳,每一組同事上台匯報討論結果。我坐在那兒,按捺住心中的千言萬語,專心聆聽同事的分享。看見他/她們時而互相勸解,時而各執一詞,那種認真的態度令我十分感動。散去前,每人均寫下個人結論,其中不能忘記的是以下一段說話:
 「放棄母語教學,就如放棄學校之靈魂,只剩下軀殼,但堅持母語教學,在這語言政策微調的洪流下,恐怕連軀殼也會失去。我是否杞人憂天?如何平衡?」 同事對學校的了解和關切,溢於言表。其後我有機會隨議會與教育局局長及官員就此事交流,我將此語讀出,以表達中中所面對的矛盾和掙扎。

最終決定不開全英文班,將數理和商科以英語教學,文科則盡力發揮母語教學的優勢,從此踏上雙語教育之路。

培道的重任

根據學校文獻,「培道」意即 “To foster the doctrines” (培育學生認識及活出神的道)。這的確是一個重要的任務。我有一個想法:如果一所基督教學校不能夠正確表達信仰或虛有其名,倒不如做一間沒有宗教的學校,免得讓人對信仰有錯誤看法,甚至一生拒絕再認識基督。奉基督的名建立的學校真是要名符其實。

我既然相信學校的文化和氛圍最具教育功能,福音工作必須與學校教育工作互相配合,以致福音在學校裏無處不在,特別是學校的行事為人是否符合信仰,學生都看在眼內。每次考試的第一天全校一起禱告,學生外出旅行或比賽等都一起交託;音樂課的聖詩、成長營的福音聚會、飲水機旁的提醒:「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約4:14) 等等都是信仰與生活的結合。此外,我也深信聖經課是一個潛質無限的禾場。課是一定要上的了,這科也無須參加公開試,與其苦苦哀求學生參加團契和佈道會,何不善用這難得的聖經課?於是聖經堂好像團契一樣,有學生領詩,高中有傳道人和老師帶領分組查經,課堂完結前學生小組分享和禱告。在任的最後幾年,我親自為中六上聖經課,希望學生臨別前清楚認識信仰,然後將她們交託給叫人成長的神。

有一年我收到一位家長的一段話:
「我聽到小女對聖經上的知識增加了不少,我們有多次在家中侃侃而談,關於耶穌的;衪的門徒的;甚至舊約的事情。我心中暗喜,對於我這個聖經真理的追尋者,能有人與我同行同話,其欣喜之感覺,真是筆墨所不能形容!多謝校方對聖經知識和真理的重視,讓少年人『就是到老也不偏離。』謝謝!

鼓勵人的學校

培道女孩普遍乖巧受教,甚至會迎合師長的期望,但要將美德植根內心,讓她們的好行為從心而發,那就要用心栽培。

我們的願景是「鼓勵 承擔 共成長」。鼓勵對自信心不強的人十分重要。培道校園內極少聽到教師喝罵學生,都是諄諄教誨,柔聲相勸。記得有一天傍晚,校務處職員都下班了,電話響起。一如往常,我假裝職員接電:「培道中學,你好。」
「是培道嗎?收新生嗎?」
「你認識培道嗎?」我問。
「不知道呀!只聽人說這是一所鼓勵人的學校!」
心中一喜,我們是將願景活出來了!但也有校友對我說學校太保護學生了,令她們有如溫室的花,離校後不懂處世,所見所聞也不廣闊。是的,有時候全校參加聯校活動,別的學校都是學生自己去會場,我們則安排旅遊車,還要一班一部,齊齊整整,溫情出發。我經常問自己:是不是太遷就學生?我們這樣是愛她們嗎?

反覆思量後,我仍然覺得一個人的成長必須建基於愛。「愛」與「被愛」是生命的要素。學生畢業後逐漸面對許多人生的風雨;青少年期的經歷影響著她們對自己、他人及周遭事物的看法。學校以愛澆灌成長中的學生是好的,但愛是需要學習的,愛的方式是要講究的。

一位家長的心聲正正道出我對栽培學生的心意:
「好的學校在香港有很多,但能讓女兒在成長的階段中沾染那份百年老校的氣質是非常難得的。學校能夠背負百年的校訓,也能在其中加上現在年青女孩所能接受及喜歡的元素,實在難得。」

寶貴的學習經歷

經歷帶給人反思,孕育新的看法和視野。記得一句在印度機場見過的標語:”See a different world. See the world differently .” (意即「看過一個不同的世界,你對世界會有不同的看法」。) 這句話成為我在遊學團出發前訓勉學生的金句。這些年,我們還說 “Bring the world in. Bring students out.” (意即「將世界帶到學校裡,將學生帶到世界去」。)

2003年開始,逢星期五下午設「全方位學習時段」,各級有不同的活動:或是考察、或是參觀、或是聽講座,均由老師精心設計。每年老師也不辭勞苦帶著學生往海外去探索。除此之外,學科、藝術、體育、服務活動日益增多,而且著力提倡「學生領學生」的文化︰合唱團表演時給學生擔任指揮、水陸運會大部份工作由學生承擔、有一年復活節崇拜還給學生擔任「講道」項目等。

這些經歷最寶貴之處是讓學生從中領悟「做人的道理」。今日與年青人談品德可說是「口講無憑、洗腦無效」。她們要身體力行,也期望學校將教導她們的價值觀實踐出來。有幾位學生自己報名參加校外一個舞蹈比賽,日以繼夜拚命練習,以為冠軍非她們莫屬,結果屈居亞軍。在眼淚中她們分享所學:「原來我努力,別人也努力;我努力了,也未必及得上別人,要接受別人比自己強的事實。」從經歷中領略的道理最寶貴。看著不少學生在活動中漸漸建立自信,這份自信往往轉移到生活的其他範疇,使她們成為一個更好的學生、更好的女兒、更好的人。

建造房屋的神

當我下筆準備簽約承擔培道校長一職時,在旁的辦學團體負責人對我說:「這所學校將拆卸重建」,心裡一怔:為什麼現在才說?這實在不是我擅長的事。

上任不久,教育局便來商討,起初是在原址邊拆邊建,後來要暫遷他處,清拆重建;然後要面對校友不捨之情、家長的顧慮、籌款加建的挑戰……想起工程龐大,多次猶豫,不知這一步有沒有走錯。直到看見工友從校門鐵閘拆下「香港培道中學」的招牌,才真正曉得這是不可逆轉、鐵一般的事實。

2006年6月底舉行「校舍告別周」。一個晚上我帶著全校師生坐在大石階上,揮動熒光棒同唱 “Pooi To Will Shine”,想起培道先賢在戰火中帶著師生在顛沛流離的日子裏堅持辦學,我們這工程實在算不得什麼,心中不期然剛強起來。

教育局一位官員對我說:「曾校長,你要像摩西一樣,領著全校到深水埗再回九龍城。」我心想:「可是,摩西最終進不了應許之地啊!」其實領大家步步向前的是那位創立培道的神。重建的時候,有一個星期日下午我回校視察禮堂裝修的情況。當時只有一位油漆師傅在默默苦幹。我走過去打招呼聊一下。他說:「校長,這間校舍真漂亮!」我點頭稱是,和他分享一下重建的事。當我離開禮堂時,他突然走前來,有點腼腆地問我:「校長,在這兒讀書要多少錢?」我微笑回答:「這是政府津貼學校,學費全免。」語畢我感到一種莫名的驕傲。有國際標準的籃球場、兩層高美輪美奐的圖書館、藝術教育中心;而且空間充裕,優雅無比,可以說是非一般的校園了,但卻是屬於普羅大眾的!我頓時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2009年3月11日我站在新校舍門外,歡迎著每一班學生列隊進校,心中只有感恩。

完成了!

2015年7月13日,結業禮後步出禮堂,一位同事對我說:「校長,您完成了!」是的,完成了。一切原是神的工作。

「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林後8:12)
「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林後3:5)

願世世代代的培道女兒,記取愛誠貞毅。


(見《培道一百三十周年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