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歲月 歷任校長        
       
歷任校長 褟偉靈校長 (1949-1965)  


 

我在培道服務四十多年

由1888年創立的培道,到今年剛剛是80歲高齡了!偉靈和它相處了過半時間,這真是一個不短的時光。而我能有機會在培道服務,第一多謝神恩,其次是多謝培道前輩和同事、同學們的愛護、幫忙。

 

一、草創時期(一八八八至一九零六年)
本校創於民國前二十四年(前清光緒十四年即西元一八八八年)其始也,由美國南方浸信會女傳道會第一屆聯會,集資建校。當時以中國婦女無機會讀書,更無機會認識救主,遂遣派容懿美女士來華,創校于廣州五仙門(即今廣州長堤男青年會會址),於是年三月三日開始上課,而培道女學,遂誕生於廣州矣,後由美南浸信會國外傳道部所辦。
翌年容懿美女士回國,由紀好弼師母接任,紀師母繼續服務培道凡三十五年(前年方逝世),其畢生精力心血,全為培道而犧牲,為吾人所最欽敬者。 當時來學者僅五、六人及後增至七十餘人,其膳宿費均免,課程以四書五經及新舊約聖經為主,課餘教以麻布抽紗及刺繡等女工,注重勤勞教育,養成刻苦耐勞之習慣,第一任華人教員為洗秀靈女士(即李濟良牧師之先夫人)。
一八九八年,增設婦女班及盲女班,使為母者,可攜子女一同就學,使一般婦女能識宇,並學習真理。瞽目者,教她們編織絨繩,並曉以真理。
一九零一年,紀師母返美,泊女士被舉為校長,泊女士精于數學,為人和藹可親。時為一九零三年,乃偉靈入培道之年也。不久紀師母亦從美返華助理校務。
一九零六年,因學生人數激增,校舍不敷,乃於東山購得民地一千四百六十余井,建校舍兩座,每座三層(即今之第一宿舍)足容學生二百餘人,環境清幽,得天然之美。

二、發展時期 (一九零七至一九二八年)
一九零七年,東山新校舍落成,隨即遷入。當時東山郊外只有本校與神道學校舊址(即今廣東省警保處醫院)兩間,其餘皆竹林、魚塘、田園、山丘而已。及後培正中學亦遷入,不至太幽靜也。自遷入東山,學生人數續增,校舍又感不敷,乃有設分校之議。
一九零九年將婦人班遷出,改設培賢聖經學校,由綦憐師母主持,同時盲女班亦遷出,改為慕光瞽日學校,由紀師母主持。
一九一一年,泊女士與力約翰牧師結婚,而離校往四邑播道,紀師母復任校長職。殷愛新女士為副,是年學生所辦之基督教青年會成立。
一九一二年,鑒於環境需要,增設蒙學班,校舍為棚廠,由殷女士主理,偉靈與廖翱翔先生二人助之,翌年開設蒙學師範班,訓練人才不少。並將牧鵝塘作操場。
   
一九一三年學校舉行首次畢業典禮,畢業生只五名,偉靈是其中之一。上下午均有集會,為空前之大慶典,至今回憶猶有餘味。
一九一六年將蒙學棚廠校址,改建耶德遜堂(美南浸會差會為紀念耶德遜牧師往非洲佈道百周年)為二層建築物作為高初小學課堂。原有之蒙學,則因人數激增而遷至新建之美麗金堂(即今之培正小學課室)。當時培道蒙學辦理完善,為全市之冠,人咸稱頌。
一九一八年,始開辦舊制中學,由蒙學而蒙學師範,由高小而增設中學學制於以大備,是年為建校三十周年,開會紀念,並發刊三十周年紀念特刊(可惜今已無存)。
一九一九年,將蒙學歸併培正附小,即今之培正小學,培道則專辦女子教育,設中學,師範,小學,幼稚園各學級。
一九二一年,為本校舊制中學舉行第一屆畢業之年。是年學校參加廣東省第八屆運動大會,為女子參加運動會之首。本校校隊,榮獲低網排球冠軍,得林森議長所贈的 “果然奪得錦標歸” 七字之繡旗。因學生對體育甚感興趣,努力練習,故能首創此體育成績也。是年偉靈適從北平回粵助教一年(翌年再回北平肄業)。
一九二二年童軍團創立,由唐炳榮先生擔任組織(在澳門曾設達榮隊紀念之)當時學生又增加,遂將耶德遜堂加建第三層,另增建木屋一座在第一宿舍前之東南角,以為膳堂之用。
一九二三年,本校高初兩級小學,亦歸培正接辦,稱為培正女校。幼稚園獨立,改名為培靈幼稚園。本校只辦中學及初級師範而已。
當年校長為唐炳榮(第-一任華人校長)。監督為區慕靈女士。校董會改組,華人西人各占三席(以前校董會由西人六名組織之)。
一九二四年,中學改新學制,即三三制。是年偉靈由新加坡回母校任監學兼事務之職,直至今日仍在母校服務。
一九二七年,組織校務執行部,由校董會推舉區慕靈、禤偉靈、卓觀芳夫人、陳元素、劉公鐸為委員,每星期開會一次,商討一切校務之進行。本期唐炳榮辭校長職,由區慕靈接任,監督之名稱廢除。
一九二八為建校四十周年紀念之期,於三月三日開紀念會,並發刊四十周年紀念特刊。由學校當局校友及現在學生發起籌建四十周紀念堂一座,推舉區慕靈、禤偉靈、卓觀芳夫人、盧連夫人、鐘慕廉、廖奉潔、李娉意等為籌款委辦,以禤偉靈為主席。遂積極進行募捐。惟該紀念堂全座建築費須毫券六萬二千元,當時募捐不易,只有憑信心及努力以赴而已。於是決議先建築中座,兩側則留待後建。遂於是年十一月廿四日為四十周年紀念堂舉行動士禮,隨捐隨建,捐得毫券四萬餘元,只能建成中座而已。

三、立案時期(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六年)
一九二九年,四十周年紀念堂中座落成,即於是年九月秋季開學時,自耶德遜堂遷人,而改耶德遜堂二三樓為宿舍,樓下為膳堂。該紀念堂第一第二層為課室及辦公室,三層為禮堂,可容六七百人。當時學生已增至五百餘人。是年,新制高中第一屆畢業.
一九三零年,校董會奉准立案,聘陳元素女士為校長。因人數增加,校舍不敷,故四十周年紀念堂續建委辦會,籌建該紀念堂兩翼。請盧連夫人麥灼儀女士往美籌款,結果得美南浸信會女傳道會聯會捐助毫券二萬餘元,其餘由新舊同學募捐,共捐得毫券三萬餘元,遂興工建築。
校門一向開在南面籬笆間,本年得美國得撒省女傳道會捐建宏偉的校門一道於西南角,遂閉塞原門,又四周種單竹,以前的竹牆,今已改磚牆矣。
一九三二年三月十五日,本校奉准立案,是年四十周年紀念堂兩翼完成:鞏社贈建四十周紀念堂前之鐵閘,蔚社與美國得撒省聖安得尼奧城女傳道會聯合贈建應接室一座,曦社贈建曦亭一座,舉出王威林夫人及偉靈為校園設計,遂于向校門的路兩旁,種了二百餘棵山指甲以成今日校園之路景。從此校舍校園,遂臻完美。
一九三三年,美南浸會國外傳道部停止補助經費,於是本校經費從此完全自給。是年,開設華僑班,俾華僑子女回國後有適當之學校就讀。又是年籌建健身室及護養院,俾學生運動有場所,負病者有舒適休養地方。又是年學生首次參加中學畢業會考,成績極佳。
一九三五年九月,奉教育部批准立案。
一九三六年,溫耀斌先生為校長,對校務努力發展。是年護養院興工建築,建築費毫券二萬五千元。當時學生增至六百人。

四、流徙時期 (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
一九三七年自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廣州遭遇空襲,遂有遷校之議,九月二十五日遷至肇慶,假浸信會所設舊培正分校校址為課室,光道聖經學校校舍為宿舍,於二十七日上課。上課之日,僅有學生二十餘人;以後陸續增至七十五人,比諸在廣州時學生數目,僅九分之一。因此教職員薪金不得不減至最低限度。而各教職員皆努力合作,學生亦刻苦耐勞。課餘縫製棉衣編織毛繩襪子,寄付前方將士為禦寒之用。亦會往各鄉村演講及表演,教導村民如何防空救護,且鼓勵其愛國精神。在半年中,肇市也遭空襲,終於落彈。員生曾自建防空壕一道,但無濟於事,卒以安全問題,校董與學校當局決議,再遷香港。
一九三八年二月十四日,由肇慶遷至香港,租得九龍廣華街,洋樓二十六間為校舍,並商假九龍青年會禮堂為本校各種集會之所。增設高初中春季班,以收容停學半年之學生。是年為本校建校五十周年,曾舉行五十周年隆重慶典,並刊行紀念特刊一巨冊以為紀念。同年,東山新建築之護養院亦落成,可惜當時不能回東山應用。
一九三九年,因學生增加,校舍不敷,遂租得何文田太平道四號兩層洋樓全座及球場園地為宿舍及游息所。
一九四零年十月,將小學部遷至九龍城士他令道,假浸信會禮拜堂之副堂,三層洋樓全座,為校舍(即今港分初小部校址)。
留港四年,學生由三百增至五百餘人 (中學四百餘,小學百餘),圖書儀器及校具,除廣州未陷前運出一部分外,在港陸續添置,漸能敷用。
一九四一年暑假,本校執委兼教員劉公鐸先生,奉派攜眷會同培正中學林瑞銘先生,自港往澳經柳州赴桂轉衡,抵達坪石,合辦培聯中學。是年十二月八日,中學部學生舉行第二段段考之第一日,不料敵機襲港,香港即時變成混亂世界,迫得暫時散學,使學生回家。幸各員生均平安無恙。
一九四二年,學校當局商承董事意見,為使本校歷史不致斷絕計,遂決遷澳門,繼續開辦。並商得友校培正中學同意,借得盧家花園一部分校舍為本校臨時課室。又租得連勝馬路十八號E兩層洋樓為宿舍。卒於二月二十日在澳門開始上課。學生只八十餘人。學校經費不敷,而各教職員不以薪俸微薄為嫌,仍枵腹從事,彈精竭力,盡瘁服務,以維學校命脈,此種護校之精神,誠可嘉也。
是年四月間,溫校長與鄺先生入內地,擬設培聯校于桂林,而溫校長遂駐桂,主持一切。但留港澳董事,認為培道有留澳之必要,遂聘麥季良女士為澳校主任,(後改代校長名稱)本校遂得留澳繼續開辦。
是年八月間租得羅利老馬路廿三、廿五號,兩座洋樓共四層為中學課室。
於九月四日秋季開課。學生增至二百三十餘人,職教員卅餘人。隨後又連租得廿一號,共兩層,樓下為禮堂,經費雖不敷,而教職員薪水八折計算,校務仍能進展
一九四三年第二學期開始,學生增至二百八十作人,隨即將小學部遷往連勝馬路十八號E,課室在此,而宿舍則改在中學部內一部份地方。本期經費收人僅足支銷,教職員薪俸微薄,然能盡心合作,窮而益堅,苦心足佩。
是年九月租得亞利鴉架街十六號三層洋樓,側有校園,隨即將小學部遷入為小學部課室,誠一理想校舍也。
一九四四年,學生繼續增加,遂租得卑利喇街八十,八十二號三層洋樓之樓下為宿舍,地方甚大,又有花園,空氣很好。
是年七月麥季良代校長辭職,由林子豐先生接任,林先生對於本校非常關懷,各方面的幫忙很多,曾於校董會議中,發起募捐培正培道二校清貧學額,遂於三月二十日,兩校全體員生分別出發,培道共籌得葡幣一萬餘元。其中對於每一學額的認捐時日,各有長短,認捐半年一年者占多數,認捐二、三年者居少數,認捐六年者二人,認捐八年、十年者各有一人而己。故本校從是年秋季起給清貧學額于學子者凡八十餘名,直至現在,仍有四名。誠失學者之救星也。
是年本校學生青年會,為恢復以前所辦義學而籌款。全校員生努力募捐,又得林子豐夫人教制糖方法,在她家中使學生分組煮制,製成後分組出發向親友售賣,合共捐得葡幣三千餘元超過目標。大家高興。即借得白馬行浸信會禮拜堂副堂為課室,請專人負責教授。有學生一百二十餘人,可惜地方狹小,不能多收,很多望門興嘆。學生成績很好,皆努力求學,該義學幫助很多失學兒童,誠一件美事也。
一九四五年,學生己由二百餘增至四百余人(中學二百餘,小學二百餘)校具圖書略有添置,惟儀器不足,地方不敷,諸多困難,幸得培正友校慨然允借儀器,使學生得以實驗用,又借禮堂以為集會之所,操場以為運動之用,十分感激,雖環境變遷,物資論喪,而精神具在也。
八月間楊國荃先生任校長,正慘澹經營中,忽於八月十二日晚,獲悉日人無條件投降,戰事一概停息,全澳皆大歡喜。誠一出人意外的快樂也。
是年九月廿九日李清心主任奉命往香港開設培道分校,仍租回九龍城士他令道浸信會禮拜堂副堂為校舍。校具已消失百分之九十有奇。故課室桌椅及校具,須完全新置。於十月十五日開課,學生約二百人,今已增至五百餘,已于翌年四月奉准南京僑委會立案。
當時東山本校校舍,尚為新一軍野戰病院借用,不能收回,致澳校不能立即遷回本校,誠一憾事。乃於十月間,暫借惠愛東路八約禮拜堂樓下副堂開辦初中及小學,由趙以明主任主理一切,有學生二百餘人。至澳校遷回時方把初中撥回東山本校辦理,而小學則仍在八約禮拜堂副堂繼續開學(現已遷至容豐新街)。
當時急於收回東山校舍為下學期開課之用,特派麥季良教務主任回穗,接洽一切。麥主任於十一月廿九日下午四時,乘昌明輪回穗,不料該晚九時途至伶仃洋,船遇險沉沒,麥主任遇難。員生及校友聞之,莫不痛惜,誠本校流徙八年最悲慘的一件事,亦是學校之一大損失也。
於是學校派偉靈回穗。遂於十二月中旬由澳門轉中山,轉船回穗。到穗後,幾度與新一軍野戰病院交涉,方允將培靈幼稚園及西教士住宅三間交回。惟校具蕩然無存。故往肇慶,冀把前存於浸信會禮拜堂之校具遷回。不料只有孤兒院借用之書桌百餘張,床板十餘副,衣櫃十餘個而已。卅日偉靈再回澳門,把澳校事辦妥,結束澳校校務。
澳校在澳四年,社會人士對該校印象絕佳,董事會覺有在澳門繼續辦培道之必要,遂議決設澳門分校,借得白馬行浸信會副堂為課室,請李瑞儀先生為校主任。於翌年二月十日開課,學生一百餘人,今已增至二百餘人。
一九四七年九月十八日奉准僑委會立案。

五、復員時期(一九四六年)
一九四六年一月六日第一批同事六人乘廣榮輪回穗,即遷入培靈幼稚園居住。一切校具全無。于月之廿六日,溫耀武先生全家,及女工友亞杏,特雇一船,把澳校校具,除留澳供分校用者外,其餘全數運回。可惜校具不多未敷應用,偉靈第一次回穗時,定下床板二百副,姶不致席地而臥。
二月十四日,得友人之助徵得新一軍野戰病院項院長同意,先交回耶德遜堂全座三層洋樓,即興工修葺,用為課室。
二月十八日,行開學禮,假東山浸信會禮拜堂為禮堂(因為當時四十周紀念堂尚未交還),是日,員生快樂的心情無以形容;因經過八年抗戰的艱苦,今日得復員開學,何樂如之!
二月十九日,正式上課,只能用耶德遜堂一座為課室而已。學生人數五百二十餘人,內宿生三百二十餘人,共分十三班,高中六班,初中七班,教職員三十九人。地方狹小,惟有忍耐等候收回校舍而已。
二月甘八日,新一軍野戰病院全部北上,遂將本校全部校舍交還。幸大部分校舍完整。其餘廚房、浴室、廁所等,須重新建築。又增建西面圍牆,以維治安。續購置校具,如課室膳堂桌椅床板,其他用具等,為數不少。當時學校經費支拙,幸得美南浸會傳道部捐助國幣陸百萬元,其他救濟機關捐助國幣四百萬元,幫助不少。又蒙美南浸會傳道部慨然允助美金一萬元,作購置儀器之用(因戰時所有儀器全部蕩然)。現儀器已陸續運到應用。又得周紉蘭女士從美回來,帶有友人及教會捐送本校新式顯微鏡一座,最新式油印機一架及新世界文庫與宗教書籍等,幫助不少。
四月四日,學生會發起籌捐重造禮堂坐凳,捐得凳四百張。募足一張椅費者,刻名於凳背上。林子豐先生捐送十張,為個人捐款最多數者。
四月二十日本校特開一感恩會,請各處校友,家長朋友赴會,同領主恩。適逢本校學治會,青年會紀念日,故內容豐富,大家熱鬧一場!
暑假時,大事修葺校舍,因破壞極多之故。
四月二十七日,曾為麥季良主任開追悼會。會中發起捐麥季良學額,當時捐得國幣十餘萬元,學校議決送麥季良永遠學額一個以為紀念。
七月間董事會電聘梁奉平女士為校長時,梁女士在美正預備回國。後因美國海員罷工,逐不能回來,董事會遂令組委員會,處理校務。委員為劉公鐸先生,梁奉恩先生,唐月明先生,盧連夫人及偉靈,以偉靈為主席。九月梁奉平校長仍不能回國,偉靈逐被選為代理校長。
九月,秋季始業,學生增至九百三十餘人,寄宿生增至四百五十餘人。教職員增至五十五人。地方不敷應用。
十月,穗小學租得容豐新街十四、十六、十八號地三段,用東山本校所存的磚瓦木料,建築新校舍,可容學生二百余人。麥惠新女士為校主任,翌年麥主任任正校訓導職,曾雅宜女士代為校主任。
此次本校復員,收回校舍,恢復舊觀,創設新事業,全賴各教會之協助, 各方友人之幫忙,及員生之努力,始得順利進行。

六、最近一年(一九四七至一九四八年)
一九四七年一月三日,梁奉平校長由美歸國,接任本校校長職。梁奉平校長原為培道校友,於一九四零年秋赴美留學,在藍山大學主修歷史教育學得學士位。嗣再進修,先後獲丕巴地大學碩士及西南大學宗教教育碩士。後再求深造,投入佛沙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專研教育及課程編制問題。校方通過為博士待位生,成績優異,獲獎銀針、金匙暨獎狀。曾為中國留美學生代表,出席美京全國教育會議,於我國教育多所闡揚。女士于祖國抗戰期中,躬赴各地,為全世界、為祖國,作善後救濟募捐演講。一九四五年接本校校董會函聘為校長。時女士正在美政府任寫譯工作,嗣以迭接函電力促,毅然辭退在美職務。因海道未通,乃利用時間,四方奔走,為培道募捐圖書及科學儀器一大批,預為復員後充實校內設備。一九四六年,由美東赳美西返國,適船員罷工,未果,乃留西岸數月,分赴各處演講。海外校友聞訊,迭舉行歡迎及歡送會。直至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始乘船歸國。翌年一月一日抵香港,三日返穗,四日接任視事。博采眾意,發佈新獻,本校深慶得人。
是年學生增至九百三十餘人,寄宿生增至四百八十餘人,教職員增至五十六人。
二月,將四十周紀念堂南面竹籬改圍牆,用茲防範而保安全。
五月一日二日,開復員後首屆校內運動大會。九百餘同學全體參加,創培道有史以來新紀錄。
六月二日,參加廣東省第十五屆全省運動大會,共七天。本校派出代表共卅八人,參加項目為田徑賽、排壘球賽,本校奪得女子甲乙組徑賽亞軍,田賽季軍。
本校為資助清貧學子求學計,除設置各種獎學金外,並與學生救濟會取得聯絡,俾各項救濟,得嘉惠于學子。收到救濟品計衣服一大批,棉被廿五張,布料五百九十四碼,魚肝油精一磅半,工賑米量每人每月得米六十市斤,共六十名,得三千六百市斤,幫助清貧學子不少。
本校青年會為重建青年會小學校舍而募捐。全校員生皆踴躍徵募。承善救分署幫忙,發給建築工賑米,以補建築費之不足。卒於八月間校舍落成九月正式上課。俾一班失學兒童,有機會求學,誠一善舉也。
暑假期間,鑒於校舍被敵摧殘破壞之後,雖經重修,惟舊觀仍未盡復。乃大事修理,全部粉飾,新裝浴室冷熱水管暨淋浴設備,並建築士敏士籃球場,添裝禮堂虹光管,改換全校電燈線,於是禮堂宿舍暨場所,煥然一新。
美南浸信會傳道部捐助之美產儀器,已陸續運到應用,幫助實驗不少。
一九四八年,為建校六十周年,特發起籌建六十周年紀念堂。內分學生宿舍體育館二部可容宿生二百人。因現在宿舍不敷,而求寄宿者異常擠擁;而學生健身室,尤為不可少的設備。希望各方友人能助成此舉,不勝感激。
這一年來,在梁校長指導之下,校務教務及其他各種工作,都已上了軌道,循此漸進,完善之境,不難達到也。
綜計在六十年內,服務本校最久者為紀好彌師母,卅五年;次為禤慈新女士二十三年,吾人應感激她們的努力及犧牲精神。並感謝前人的努力服務,以至有今日。

(七) 任香港培道校長職(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五年)
一九四九年八月,偉把廣州校務交代完妥,即來港校接任校長。前後任職達16載,我以年事漸高,提請退休,承校董會多次續聘,及至滿70歲,乃於一九六五年八月正式退休離任。回憶初接港校,適逢各地學生前來就讀者增,但當時祇由幼稚園辦至初中,偉感於實際需要,遂通過校董會增設高中一、二年級。同時課室不敷應用,故於嘉林邊道校舍後座加建平房四間應急,學生亦增至900餘人。正感校舍設備簡陋,諸如圖書及實驗方面,俱有強化必要,幸於一九五二年接獲香港政府撥贈九龍城山地(與嘉林邊道校舍西面相連)有74,000餘方呎,以為建築新校,員生皆感興奮。這固然蒙政府關懷,更謝神恩眷顧,計此座校舍建築費用達700,000餘元,連校具設備等費約$1,100,000餘元。如斯龐大數目,幸得政府免息借款及熱心人士捐輸,員生同心合力多次籌募,而底於成。學生隨即增至1,600多名,校務在蓬勃發展,學生成績亦有顯著進步。我深感同工鼎力扶持,同學熱烈愛護,才是成功的因素。
一九五八年,培道慶祝70週年紀念,校內全體再發起建築「七十週年紀念堂」,並擴大容納學生,乃於新校舍北部操場建築一座4層大廈,建築費需400,000餘元,連校具設備等費計700,000餘元。但仍賴政府免息借款及員生籌募,方告完成。由是培道在新舊四幢校舍中逐步拓展校務,學生陸續增加,教職員已達100餘名。幸各員都能通力合作,為學校建設共同努力,使學生成績亦維持良好水準,這是我共事以來深為感動的。
當我於一九六五年8月宣告退休時,深承校董會、教職員會以至學生自治會,分別設讌相送,饋贈禮品,使我尤為感激,所以雖然在工作上離開了這半生於斯的培道,但心裡仍在時刻惦念和縈繫著這母校的。願神賜福培道,使有更光輝和更美好的前途。

 


(見《培道八十週年校慶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