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學 |
首三個志願的會面試。 |
浸會大學 |
會就非學業成績的表現進行分析,再加上公開試的成績來挑選學生進行面試
|
中文大學 |
首先以會考成績計算入學的可能,之後再計算非學業成績(課外活動及社會服務)的表現,計分後再挑選學生進行面試。 課外活動之表現會計算是否參與校際,香港,或國際的比賽,又或是擔當校內的重要職位如領袖生或學生會會長等。
|
教育學院 |
所有報讀的學生均會進行小組面試 (5人一組), 校長推薦的學生會在放榜後再單獨面試,而去年成功收了 7 個校長推薦的學生。 面試成績及公開試成績會合併計算; 若面試表現不理想,無論成績如何,學院都不會考慮。 |
理工大學 |
會分開三個層次計算非學業成績:國際層次的、經過遴選的國際活動如童軍大代表;校際層次的;及 校內層次的。參與國際活動的一定會面試,若 不是表現欠佳,便會優先考慮。參與校際比賽的會根據校長推薦信而考慮面試, 面試表現理想的會特別加分。校內的比賽或職責則會參考校長推薦信而加分。放大學榜前會通知學生有條件取錄又或是加了分。 |
科技大學 |
校長推薦的會盡量面試,面試後有三種可能: 不合適;會加分的;有條件即取錄的。後兩種情況會在放榜前通知學生。 |
香港大學 |
類似科大入的情況, 但會以每個學生的表現考慮 (WHOLE PERSON APPROACH)、 不會量化學生的表現。 工商管理學系會以學生面試表現而加分, 醫學及社工系只會篩選出不合適的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