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為校本設計課程,科任教師因應本校學生的需要而製作合適的教材,以新高中的通識教育科內容作為藍本,重點加強同學的學科知識、提升她們研習議題的技能及培養正面的價值觀。

中二、中三 通識教育科學習範疇

中二議題

中三議題

事實與意見的分辨、教育改革、人際關係、傳媒批判、香港文化、身份認同、公共衛生及政治參與。

教育改革、北京奧運、流感威脅、貧窮長者、成長危機及全球糧食供應問題。


中六、中七 通識教育科學習範疇
香港研究單元
論題一 教育:香港可如何為青年人提供良好的教育,而又同時能夠使社會的需求及家長和學生的期望相配合?
論題二 貿易、工業及金融:香港的繁榮建立在什麼基本因素上?這些基本因素在未來是否能夠保持?
論題三 基本法的實施:基本法的實施如何影響香港的發展?
論題四 法律制度及法律的執行:香港的法律及執法制度在什麼程度上能夠履行其維護民主社會的角色,使香港繼續成為一個繁榮、守法和尊重人權及個人價值的地方?
論題五 傳播媒介與社會:傳播媒介在本港社會的角色有何重要性?

人際關係單元
論題一 個人應如何培養自覺及自尊以便能令自己更趨成熟,並為穩定的人際關係建立基礎?
論題二 在香港,快將踏進成人階段的青年,如何學習掌握成年人在生活上所需的技能?
論題三 青少年和父母間的成熟關係能幫助青少年順利過渡為獨立自主的成年人,這成熟的關係涉及什麼因素?
論題四 青年人如何透過作為群體的一份子而獲益?又如何可以避免受到不良的影響?
論題五 什麼因素促進個人與兄弟姊妹、僱主、同事和配偶的關係?
論題六 有責任感的人應如何與社會建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