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籃球隊甲組已完成賽事,回顧整段賽程,過程中有笑有淚,有苦有甘,但最珍貴的,莫過於全隊上下無不享受其中,並在每場比賽中都竭盡所能,毫無保留。特別要感謝四位中六的大師姐,感謝你們堅持到底,奮戰到最後一刻,做到搏盡無悔。
時值季節性流感高發期,本校已參與『2025/26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計劃』。今日,衞生防護中心特安排卓健醫療體檢中心卓穎雅醫生疫苗接種團隊到校,為四百名師生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中一愛及一貞班的「中一自強訓練營」因早前颱風樺加沙影響而改期,今日終於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下迎來第一日。同學在社工帶領下,先在學校體育館進行一系列的熱身遊戲,然後再高唱營歌,便正式出發。 下午到達營地後,同學玩了多個分組遊戲,加深了對彼此的認識,訓練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在「中一自強…
本校中三級同學參加由香港中文大學語文教育課程系會所舉辦之二零二五年教師節「全港初中生『玩有所思』遊戲感悟徵文比賽」,其中林嘉欣同學榮獲初級組亞軍,王美涵及鄭綽遙同學亦獲得優異獎,可喜可賀!通過是次比賽,同學們對遊戲與生活的連結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中六級羿社級夕就職典禮圓滿結束,象徵羿社同學踏入人生新的里程碑。衷心感謝校長與老師們親臨見證。祝願同學們踐行「高飛遠翔」之志,積極備戰應考,前程萬里。未來縱然振翅高飛,母校的栽培、校園的點滴仍會銘記於心。
本校榮幸邀得著名歷史學者丁新豹教授蒞臨主講聯校歷史講座,以「大灣區與香港歷史文化淵源」為題,滿堂生輝。丁教授從日常文化細微處著眼,深入淺出,梳理了灣區與香港千絲萬縷的歷史脈絡,令在座師生獲益匪淺。
是次盛事亦獲多所友校鼎力支持,包括英華女學校、民生書院、香港培正中學、仁濟醫…
美國「美南浸會女傳道會聯會」看見當時中國婦女絶少機會讀書,亦無途徑認識基督,於是派遣容懿美女士來華,於廣州五仙門創設「培道女學」,專為婦女傳授基本知識以及讓她們認識基督。
泊教士於1901-1910年出任校長。
學生人數激增。1906年購入廣州東山民地數十畝,興建校舍,以容納200位生。1907年遷入新校舍。
開辦「培道蒙學」,由殷愛新教士創辦兼任校長(1912-1917),校舍建於棚廠。禢偉靈校友協助教學。
首次舉行「培道蒙學」畢業典禮,五位畢業生中包括禢偉靈校友。
第一屆「廣州浸信會培道學校」舊制中學學生畢業,畢業生中包括張瑞芬校友 (後排右二),日後成為美國首位華裔女飛行家 。
唐炳榮先生於1923-1927年出任校長 。
杜信明教士代任監督一年,於1926-1928年出任校長 。
1932年3月15日,學校在教育廳批准立案完成, 改名「私立培道女子中學」。
培道早年已有級社的設立。基本上由學生中二開始立社,每級一社,每年會慶祝「社辰」 (現在稱為「級社日」),到畢業時舉行「級夕」活動。 培道在1934年起,逐漸發展出一套級社系統,各級社順次取不同字旁為社名,而各社亦有不同色系之代表顏色,例如 :「 日」字旁(屬黃藍系)「 羽」字旁(屬紅白系)「 山」字旁(屬綠白系)各級社有社旗、社訓,個別級社更有社歌、社徽和社花。
溫耀斌先生於1936-1946年出任校長。當年學生達600人。
學校賃九龍廣華街三層洋樓共26間房間為校舍,更在附近太平道租洋房兩所為宿舍。2月24日,師生由肇慶遷往香港廣華街,並開辦「培道中學肇慶分校附屬小學」。
學校於九龍青年會舉行第十三屆中學部及第二屆小學部畢業典禮。
小學部遷入九龍城士他令道浸信會禮拜堂副堂。
培道與培正中學在廣東省韶關市坪石鎮,合辦「坪石培正培道聯合中學」(1941-1944年),簡稱「坪石培聯」初一至高三共8班,300多位學生。
4月溫耀斌校長前往廣西省桂林,籌設「桂林培正培道聯合中學」(1942-1944年),簡稱「桂林培聯」。
因日軍攻襲,師生緊急疏散,「桂林培聯」及「坪石培聯」先後停辦。
抗戰勝利後,李清心主任與溫耀斌校長奉命於9月來港籌備香港分校。
第一屆「廣州培道中學香港分校」學生自治會成立。
因學生人數加增,由幼稚園至初中三學生達518人。校舍不敷應用,遂租用九龍城嘉林邊道37號為初中及高小校舍。
8月,校友禤偉靈女士由廣州培道來港任校長 。 (於1949-1965年出任16年校長 ,一生服務培道40年。)
獲殖民時代之香港政府撥贈延文禮士道山地74,130平方呎興建校舍。建築費連設備費達110萬港元。
敎育司署舉辦本港第一屆高中畢業會考,本校成績優異,及格率達98.7%。
6月12日舉行延校舍開幕典禮,由殖民時代之香港總督葛量洪爵士夫人主持啟鑰儀式。
「七十周年紀念堂」落成,教育司高詩雅夫人蒞臨揭幕。
香港培道小學搬遷到馬頭涌福祥街,可容納1300名學生。
禤偉靈校長獲頒授MBE勳銜後,將勳銜轉贈予母校。
本校於「第24屆校際音樂節」中獲得7項冠軍、 1項亞軍、3項季軍及21項優異獎,更奪得「全港女聲合唱冠軍隊伍總決賽」之總冠軍。
巫德坤校長因移居加國離職,由副校長兼校友李歡玉女士署理校長職務。1974年6月李校長因病息勞歸主。
教育司署由1975年起,將39間非牟利私立受助中學逐步轉為資助中學。本校在1978年正式轉為資助中學。
慶祝培道創校100周年,發起「創校百周年紀念發展計劃」,籌得港幣300,000餘元,更編印百周年特刊及舉辦校友會晚宴。
港督衞奕信夫人蒞臨作親善探訪,全體師生出席歡迎儀式。
由中一開始,更換初中長衫校服為西裙,高中學生仍以長衫為校服。
於4月3日起假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演出三場「120周年校慶校史音樂劇」 , 邀得十多所中小學校師生蒞臨欣賞。
3月26日,師生返回延文禮士道新校舍上課。
為慶祝「125周年校慶」,舉辦一系列活動:早會分享、校友分享、「培道展翅翱翔125」及感恩崇拜、校友日感恩崇拜及聚餐、校慶音樂劇「仙樂飄飄處處聞」及教師台灣交流及聯誼之旅。
本校獲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廖廸生博士的邀請,分享有關長衫製作技藝之研究及整理工作,成為一份子參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衫製作技藝」申請。老師和同學分享以長衫作為校服、開辦長衫製作班、透過這四年的旗袍設計(全校小學)邀請賽,向小學生推廣長衫文化等。香港中式長衫製作技藝於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雙周經文「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立比書 第四章第四節)
主題經文「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懼他們,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和你同去,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申命記第三十一章第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