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動態
致力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經歷,讓她們發揮個人獨特的
潛能和培養一個正確、積極的態度達致全人發展及建立獨有校園文化。
培道百年故事
  1. 美國「美南浸會女傳道會聯會」看見當時中國婦女絶少機會讀書,亦無途徑認識基督,於是派遣容懿美女士來華,於廣州五仙門創設「培道女學」,專為婦女傳授基本知識以及讓她們認識基督。

    • 紀好弼夫人出任校長(1889-1901, 1911-1922)。
    • 增設婦女班及盲女班。
  2. 泊教士於1901-1910年出任校長。
     

  3. 學生人數激增。1906年購入廣州東山民地數十畝,興建校舍,以容納200位生。1907年遷入新校舍。
     

  4. 開辦「培道蒙學」,由殷愛新教士創辦兼任校長(1912-1917),校舍建於棚廠。禢偉靈校友協助教學。
     

  5. 首次舉行「培道蒙學」畢業典禮,五位畢業生中包括禢偉靈校友。

     

  6. 第一屆「廣州浸信會培道學校」舊制中學學生畢業,畢業生中包括張瑞芬校友 (後排右二),日後成為美國首位華裔女飛行家 。
     

  7. 唐炳榮先生於1923-1927年出任校長 。

    • 校董會改組,由全西人轉為華人西人各佔3席。
    • 區慕靈教士於1923-1926、1927-1938年出任監督及於1927-1930、1932-1934年出任校長之職 。

       
  8. 杜信明教士代任監督一年,於1926-1928年出任校長 。
     

    • 集資62,000元之「四十周年紀念堂」的中座落成。第一及第二層為課室及辦公室,第三層為禮堂,可容600-700人。
    • 學生已增至500餘人,是年為新制高中第一屆畢業 。
    • 培道校董會奉准立案,此後全由華人管理 。
    • 史陳元素女士接任校長(1930-1932、1934-1935年) 。

       
  9. 1932年3月15日,學校在教育廳批准立案完成, 改名「私立培道女子中學」。
     

  10. 培道早年已有級社的設立。基本上由學生中二開始立社,每級一社,每年會慶祝「社辰」 (現在稱為「級社日」),到畢業時舉行「級夕」活動。 培道在1934年起,逐漸發展出一套級社系統,各級社順次取不同字旁為社名,而各社亦有不同色系之代表顏色,例如 :
    「 日」字旁(屬黃藍系)
    「 羽」字旁(屬紅白系)
    「 山」字旁(屬綠白系)
    各級社有社旗、社訓,個別級社更有社歌、社徽和社花。

     

  11. 溫耀斌先生於1936-1946年出任校長。當年學生達600人。
     

    • 「七七蘆溝橋」事變,廣州7月7日遭日軍空襲。 因為東山接近鐵路,正是轟炸目標,所以師生躲到西關一家銀號的銀庫,避過了那天瘋狂的轟炸。雖然經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是神的安排、神的保守。
    • 校董會響應祖國政府長期抗戰本旨,決定遷往廣東省肇慶暫避戰火,隨同出發的學生有20多人。

       
  12. 學校賃九龍廣華街三層洋樓共26間房間為校舍,更在附近太平道租洋房兩所為宿舍。2月24日,師生由肇慶遷往香港廣華街,並開辦「培道中學肇慶分校附屬小學」。
     

  13. 學校於九龍青年會舉行第十三屆中學部及第二屆小學部畢業典禮。
     

  14. 小學部遷入九龍城士他令道浸信會禮拜堂副堂。
     

  15. 培道與培正中學在廣東省韶關市坪石鎮,合辦「坪石培正培道聯合中學」(1941-1944年),簡稱「坪石培聯」初一至高三共8班,300多位學生。
     

  16. 4月溫耀斌校長前往廣西省桂林,籌設「桂林培正培道聯合中學」(1942-1944年),簡稱「桂林培聯」。
     

  17. 因日軍攻襲,師生緊急疏散,「桂林培聯」及「坪石培聯」先後停辦。
     

  18. 抗戰勝利後,李清心主任與溫耀斌校長奉命於9月來港籌備香港分校。

  19. 第一屆「廣州培道中學香港分校」學生自治會成立。
     

  20. 因學生人數加增,由幼稚園至初中三學生達518人。校舍不敷應用,遂租用九龍城嘉林邊道37號為初中及高小校舍。

  21. 8月,校友禤偉靈女士由廣州培道來港任校長 。 (於1949-1965年出任16年校長 ,一生服務培道40年。)
     

  22. 獲殖民時代之香港政府撥贈延文禮士道山地74,130平方呎興建校舍。建築費連設備費達110萬港元。
     

  23. 敎育司署舉辦本港第一屆高中畢業會考,本校成績優異,及格率達98.7%。
     

  24. 6月12日舉行延校舍開幕典禮,由殖民時代之香港總督葛量洪爵士夫人主持啟鑰儀式。
     

  25. 「七十周年紀念堂」落成,教育司高詩雅夫人蒞臨揭幕。
     

    • 學生參加會考,及格率達95%。
    • 校友兼訓導主任巫德坤女士於1965-1973年出任本校校長。
       
  26. 香港培道小學搬遷到馬頭涌福祥街,可容納1300名學生。
     

  27. 禤偉靈校長獲頒授MBE勳銜後,將勳銜轉贈予母校。
     

  28. 本校於「第24屆校際音樂節」中獲得7項冠軍、 1項亞軍、3項季軍及21項優異獎,更奪得「全港女聲合唱冠軍隊伍總決賽」之總冠軍。
     

  29. 巫德坤校長因移居加國離職,由副校長兼校友李歡玉女士署理校長職務。1974年6月李校長因病息勞歸主。
     

    • 1974年6月李校長因病息勞歸主。
    • 訓導主任鄺少蓮女士於1974-1982年出任本校校長。
       
  30. 教育司署由1975年起,將39間非牟利私立受助中學逐步轉為資助中學。本校在1978年正式轉為資助中學。

    • 蘇恩立女士於1982-2000年出任本校校長,致力推行母語教學,非以取錄好學生為學校目標,反以教好學生為學校使命。
       
  31. 慶祝培道創校100周年,發起「創校百周年紀念發展計劃」,籌得港幣300,000餘元,更編印百周年特刊及舉辦校友會晚宴。
     

  32. 港督衞奕信夫人蒞臨作親善探訪,全體師生出席歡迎儀式。
     

  33. 由中一開始,更換初中長衫校服為西裙,高中學生仍以長衫為校服。
     

    • 蘇恩立校長獲英女皇頒授榮譽獎章。
    • 家長教師會捐出120,000元於禮堂加設空調 。

       
    • 學校參加「質素保證視學」獲好評,本校被列為全港44間有明顯正增值學校之一。
    • 蘇恩立校長獲特區頒授「銅紫荊星章」。

       
    • 7月,蘇恩立校長榮休。 8月31日蘇校長因病息勞歸主。
    • 9月1日,曾綺年女士接任校長。

       
    • 「非典型肺炎」爆發,學校配合政府停課政策及採取各種預防措施,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教授探訪本校。
    •  為配合教育改革,逢星期五下午特設「全方位學習時段」,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


       
    • 本校重建預計需要$160,000,000,立法會通過資助$138,500,000,學校展開約會$30,000,000籌款活動 。

       
    • 8月31日成立「法團校董會」管理學校。
    • 參加教育局 (前身為教育統籌局)「提昇英語計劃」,獲撥款進行為期6年的語文藝術計劃及「跨科英語學習計劃」,並成立「校園英語電視台」。

       
  34. 於4月3日起假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演出三場「120周年校慶校史音樂劇」 , 邀得十多所中小學校師生蒞臨欣賞。
     

  35. 3月26日,師生返回延文禮士道新校舍上課。
     

    • 3月12日舉行新校舍奉獻及開幕典禮,主禮嘉賓為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太平紳士。
    • 9月起,本校根據教育局「教學語言微調方案」,由中一開始,數學科及科學科以英語為教學語言。另外,其中三班學生更會以英語學習歷史科及電腦科。
       
    • 5月2日至4日,本校接受教育局教學語言重點視學,報告評價良佳。視學組認為本校語文政策計劃周全。教師運用英語教學的能力優良,學生學習態度認真。
    • 最後一年高考,中七師生均悉力以赴。學生成績理想,超過60%學生經「聯招」入讀學位課程,而朱祉澄同學更獲4A佳績。
       
  36. 為慶祝「125周年校慶」,舉辦一系列活動:早會分享、校友分享、「培道展翅翱翔125」及感恩崇拜、校友日感恩崇拜及聚餐、校慶音樂劇「仙樂飄飄處處聞」及教師台灣交流及聯誼之旅。
     

    • 7月,曾綺年校長榮休。本校曾綺年校長服務培道十五年,期間帶領學校重建校舍、面對教育改革,建樹良多。教職員會籌備榮休晚宴,並邀請曾與校長同工的朋友,為校長慶祝並送上祝福。
    • 9月,張美華女士接任校長。
    • 80.3% 同學於2016文憑試中取得至少「33222」,符合入讀本地大學的最低要求,遠高於香港考生表現(36.3%)。
    • 為使同學認識旗袍及承傳其文化,視藝科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培道旗袍設計﹙全港小學﹚邀請賽2016」、「旗袍縫製工作坊」及「旗袍設計作品展」,讓學生對旗袍有更深的了解。
       
    • 中史科已向教育局優質教育基金成功申請$563,000,名為「電歷計劃」,以協助全港中史科教育網上資料庫。
    • 為慶祝130周年,以「承遠志.創傳奇」為主題,展開一連串校慶活動,包括「130周年校慶開幕典禮暨嘉年華」,由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太平紳士擔任主禮嘉賓。
    • 5月4-5日:《Arts in Action 2018》及校慶音樂劇 《The Year of Festival》原創劇假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公演三場。同學在表演中,展現最精彩、最動人的一面,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 本校獲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廖廸生博士的邀請,分享有關長衫製作技藝之研究及整理工作,成為一份子參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衫製作技藝」申請。老師和同學分享以長衫作為校服、開辦長衫製作班、透過這四年的旗袍設計(全校小學)邀請賽,向小學生推廣長衫文化等。香港中式長衫製作技藝於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2019冠狀病毒病全球性大爆發, 1月25日開始停課。第一階段,教師進行網上教學,第二階段試行網上實時教學,第三階段,正式推行網上實時教學,第四階段推行網上評估。
    • 為了加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及承擔精神,成立了「學生禮儀大使幹事會」,發揚培道禮儀大使的積極性。
    • 為了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學校推行初中「一人一音體藝」政策,在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之餘,又能發掘學生的興趣和潛能。
    • 舞動聲揚2021 以錄影方式與同學分享由130位同學參與的音樂、舞蹈表演音樂劇「小安妮」。
    • 由2021年1月11日至5月21日分階段回校上課, 5月24日起 , 恢復全校學生回校上課。
    • 第五波疫情在今年1月出現急劇變化,學校於1月24日再改為網上授課至5月3日。
    • 80.0% 學生於2022文憑試中取得至少「33222」成績,6位同學更獲得最佳6科30分或以上的佳績 。 80.9%學生獲聯招取錄,16%獲首三大學取錄。
    • 培道135週年校慶暨培道校史館重啟典禮於 2023 年 3 月 11 日舉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JP 蒞臨主禮,以慶祝培道135年發展並展示我們引以為豪的歷史和里程碑。
    • 82.0% 學生於2022文憑試中取得至少「33222」成績, 80%學生獲聯招取錄。
    • 2024年中學文憑試,本校共有84.3% 同學考獲至少「332A+2」成績,符合入讀本地大學的最低要求;當中82%同學獲得聯招取錄。
    • 張思澄同學榮獲2023至2024年度「中銀香港紫荊盃」傑出運動員獎(保齡球項目)。
    • 在2024年香港無伴奏合唱大賽中,無伴奏合唱隊奪得冠軍及卓越表演獎。
    • 教師培訓組為全體老師舉辦「南沙考察團」,以了解大灣區的最新發展。
    • 本校運動團隊於「2024-2025年度中銀香港紫荊盃」表現卓越,榮膺「躍進女校組」亞軍殊榮。
    • 本年度邀請了花鈕非遺傳承人麥琬思小姐在科技與生活科課堂教導中二級同學製作花鈕,好讓同學體驗傳統工藝精髓。
向主敞開心靈

雙周經文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腓立比書 第四章第四節)

主題經文
「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懼他們,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和你同去,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 申命記第三十一章第六節)

活動預告
本校致力舉辦多元學習活動
  • 11/11 - 12/11 中四社辰、中一開社
  • 13/11 - 14/11 中二成長營、中五內地考察
  • 13/11 中一、中三至中四級社活動日 / 中二社辰、中三社辰
  • Address: 2 Inverness Road, Kowloon City, Kln, HK
  • Tel: (852) 2336 1706
  • Fax: (852) 2337 9762
  • Email: ptm-info@pooito.edu.hk